分享好友 英语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英文翻译中的文化障碍(下)

边读边学  2014-03-13 09:160

3.典故

很多典故来自于民间传说、经典名著等,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形象性,比如我们在谈到情人分居两地经常用“牛郎织女”来形容,这一典故来自与我国的民间传说,再比如说“阿Q”精神,指的是精神成功法,出自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这些典故深化人心,几乎妇孺皆知。现实上典故最能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积淀和民族心理,熟知典故的读者就能轻松体会到阅读的乐趣,反之真的是“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我们以孟郊《古别离》为例

欲去牵郎衣,

郎今到何处?

不恨归来迟,

莫向临邛去!

在这里“临邛”用的是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典故,构成了一个独特的文化意象,它表达了女主人公的愿望,即希望丈夫走后不要另觅新欢,弃家不归的愿望。Flecher将之译为"your late returning does not anger me,But that another stealed your heart away"。值得肯定的是译诗传达出了原作的基本信息,读者还能感受到原作中的韵味,但是丧失了原文的民族特色,信息传递也有所偏差,原文含蓄意味深长,而译诗则直奔主题,态度鲜明。

再如杜秋娘的《金缕衣》,对于这首诗的标题的 翻译 就有多个版本。Bynner将之译为“The Gold-threaded Robe”,是直译字面的意思。Henry H.hart译为“wise age to youth”是根据诗的主题进行的“归化”译法,已经完全背离了“金缕衣”的原意,现实上《金缕衣》是中国古代的曲牌名,这首诗的主题是劝人们珍惜少年光阴及时行乐。因此黄新渠用了折中的方法,译为"Advice to the young(Ancient tune:JinluYi)",仿佛更为妥当。

从以上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文化差异的必然存在决定了翻译障碍的不可避免,而在翻译中的“异化”和“归化”原则是对立统一的。总的说来,翻译中我们需要考虑泰特勒提出的三个原则:1.译文应完全复写出原作的思想,2.译文的风格和笔调应与原文一致,3.译文应和原文一样通顺。无论持有哪种观点,最终的目的是为了给读者奉献出最好的作品,为文化交流和传播做出贡献!

2. 地理名词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内涵,因此一个地名往往会让人浮想联翩,会产生不同的心理反映,比如巴黎总是和浪漫联系在一起,而纽约总是让人想到繁华喧嚣。同样,中国文化也给一些中国的地名染上了独特的色彩。杜牧在《赠别》写道:

娉娉袅袅十三余,

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

卷上珠帘总不如。

Bynner将后两句译为:

“On the YangZhou Road for three miles in the breeze,

Every pearl-screen is open.

But thers’s no one like her."

查看更多关于【边读边学】的文章

展开全文
« 上一页 2/2 下一页 »
相关推荐
反对 0
举报 0
评论 0
图文资讯
热门推荐
优选好物
更多推荐文章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