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综合 人气 评论 点赞
中国科学家开发鼻咽癌新治疗策略 - Chinese scientists develop new treatment strategy for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来自中国南方广东省中山大学的一组研究人员最近提出了一种鼻咽癌创新治疗策略,可以帮助减少放射治疗的负面影响。该大学癌症中心的科学家进行了三期临床试验,结果表明,与鼻咽癌患者的标准放疗相比,保留内侧咽后淋巴结区域的放疗有利于

0评论2023-02-15638

科学家揭示越冬蜜蜂死亡的分子机制 - Scientists reveal molecular mechanism underlying mortality of overwintering bees
来自中国和美国的科学家发现了蜜蜂冬季死亡背后的分子机制,为改善蜜蜂健康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发现sirtuin信号通路是越冬病蜂体内最受抑制的通路

0评论2023-02-09545

中国科学家开发海参启发的变形机器人 - Chinese scientists develop sea cucumber-inspired shape-shifting robot
如果说《终结者2》中的变形机器人令人惊叹,那么一种新的液体机器人设计让这部电影的奇迹更加接近现实。来自中山大学、浙江大学和卡内基梅隆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可变形的机器人,在他们受到海参的启发后,磁性控制的液态金属可以可逆地改变其组织的硬度,以提高其承载能力

0评论2023-02-07956

中国科学家实现高质量量子密钥分发 - Chinese scientists realize high-quality quantum key distribution
中国科学家开发了一种高性能量子密钥分发方法,使基于电信光纤的量子通信网络更近一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清华大学的研究人员首次实现了实验模式配对量子密钥分发,周一版的《科技日报》报道称,量子密钥的分配是基于量子力学中的一种物理特性,这使得它不可能实现

0评论2023-02-06407

中国科学家将蜗牛粘液研制成伤口粘合剂 - Chinese scientists develop snail mucus into adhesive for wounds
中国科学家利用蜗牛粘液研制出一种天然生物粘合剂,用于治疗外伤和慢性伤口。2000多年前,陆地蜗牛及其粘液被用于治疗与烧伤、脓肿和伤口相关的疼痛,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从蜗牛分泌物中鉴定出一种天然生物粘合剂。他们评估了其体外粘附特性和对伤口的体内影响

0评论2023-01-29766

来自中国和海外的科学家从天问一号获得了太阳停堆期间的宝贵数据 - Scientists from China, overseas obtain valuable data from Tianwen-1
最近,来自国内外的科学家通过观察太阳对中国第一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和欧洲航天局(ESA)之间信号的影响,获得了大量数据,这将有助于研究人员研究近太阳空间环境及其对深空通信的影响。9月下旬,由于干扰,中国祝融火星探测器与地球之间的通信开始部分或完全中断

0评论2023-01-17864

中国科学家设计灵感来自章鱼的变色机 - Chinese scientists design octopus-inspired color-changing machine
一组中国机器人专家设计了一台微型机器,可以模拟章鱼,章鱼的细胞色素在化学压力下会发生颜色变化,最近发表在《科学机器人》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上海交通大学的科学家致力于将这种化学反应荧光结合到DNA纳米机器中

0评论2022-12-26944

中国科学家开发新方法保护女性生育能力 - Chinese scientists develop new method to preserve female fertility
一组中国科学家开发了一种新方法,在非常低的温度下保存小鼠卵泡,与传统方法相比,恢复后的卵泡存活率提高了30%以上,根据发表在《自然通讯》杂志上的这项研究,对于青春期前的女孩和急需癌症治疗的妇女来说,卵泡冷冻保存几乎是保存卵泡的唯一选择

0评论2022-12-23552

科学家破解病毒进化密码 - Scientists crack virus evolution code
中国科学家发现了新冠肺炎Omicron株趋同进化的机制,这一壮举可能有助于研究人员开发广谱新冠肺炎疫苗和药物,周一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趋同进化是一种现象,在这种现象中,不同物种的生物在共同的选择压力下独立进化出相似的特征。科学家怀疑,这可能是导致如此多的奥密克戎毒株感染的原因之一

0评论2022-12-22703

美国科学家:能源收益 - U.S. scientists: Gains made on energy source
美国科学家星期二宣布,他们创造了第一个核聚变反应,产生的能量超过所需的能量,这是一个丰富清洁能源新来源的重大进展。美国能源部国家核安全管理员吉尔·赫鲁比(Jill Hruby)表示:“我们已经朝着清洁能源迈出了第一步。”。美国联邦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LLNL)数十亿美元国家点火设施(NIF)的研究人员

0评论2022-12-14611

流星袭击为科学家提供了地球水起源的线索 - Meteor strike offers scientists clues into the origins of Earth's water
流星上的水让人想到,我们应该将这种生命赋予外层空间能量。液态水是一种简单而常见的分子,但它将地球与太阳系中的所有其他行星区分开来。没有它,生活将是完全不可能的。它的起源以及它在我们星球上形成的具体原因,科学家们一直争论不休。去年,当一颗陨石撞上一个英国小村庄时,谜团变得更加清晰。最近由科学家分析

0评论2022-12-08913

中国科学家利用植物装置活化动物细胞 - Chinese scientists use plant device to revitalize animal cells
一群中国科学家取得了一项突破,他们将哺乳动物细胞变成了绿色植物特有的技能——通过阳光将水和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和食物——并使受损的动物细胞恢复活力。周四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这项研究表明,浙江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独立可控的光合系统,该系统源自于菠菜幼叶中的一种装置。然后,他们将这个工厂系统集成到

0评论2022-12-08325

中国科学家重建青藏高原湖泊冰川物候 - Chinese scientists reconstruct Qinghai-Tibet Plateau lake ice phenology
中国科学院(CAS)表示,中国科学家已重建了1978年至2016年青海高原132个湖泊冰物候的完整数据集。该数据集最近在数据共享平台中国国家青藏高原数据中心(TPDC)上发布。湖泊冰物候是反映湖泊热力学响应全球变暖变化的可感知指标。由于常规地面观测的局限性

0评论2022-12-08337

中国科学家在南海建立首个深海原位光谱学实验室 - Chinese scientists establish first deep-sea in-situ spectroscopy lab in Sou
中国科学家成功开发了第一个基于着陆器的多通道拉曼光谱系统,该系统可以安装在着陆器上,在南海形成一个深海原位光谱实验室。该项目负责人周三告诉《环球时报》,该实验室是在极端深海环境中进行原位长期实验探索的又一步,可用于研究深海海洋生态、全球气候变化和生命起源。此项目是

0评论2022-12-08393

科学家首次绘制土壤抗生素耐药基因图谱 - Scientists create first map of soil 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
中国科学家利用土壤宏基因组学的大数据编制了世界上第一张土壤抗生素抗性基因分布图。近几十年来,这些基因本身被认为是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的“新污染物”。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的研究人员揭示了世界范围内土壤微生物耐药性的地理格局和驱动机制,这有助于指导控制土壤微生物耐药性

0评论2022-12-06758

中国科学家解决水稻和小麦收获前发芽问题 - Chinese scientists solve pre-harvest sprouting for rice and wheat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IGDB)的一个中国研究团队最近确定了用于控制水稻和小麦收获前发芽的关键基因,这将有效减少农业损失,确保中国的粮食安全。这项研究于周一发表在《自然遗传学》上。科学家们相信,调控种子休眠的两个基因SD6和ICE2的结合将共同作用,防止种子休眠

0评论2022-12-06929

中国科学家在太空完成水稻、拟南芥生命周期实验 - Chinese scientists complete rice, Arabidopsis life-cycle experiments in spa
中国科学院(CAS)周一表示,中国科学家已在中国空间站完成水稻和拟南芥的生命周期生长实验,并成功获得种子。周日晚上,随着神舟十四号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的安全着陆,经过120天生命周期的水稻和拟南芥种子与其他样本一起被运送到中国载人航天计划的空间应用系统

0评论2022-12-06488

中国科学家在牛身上设计可穿戴能量采集器,打造智能牧场 - Chinese scientists design wearable energy harvester on cattle to build
一组中国科学家提出了一种零能耗智能牧场,该牧场配备了完全由牛的运动驱动的可穿戴传感器。周五发表在《iScience》杂志上的这项研究描述了奶牛身上的智能设备,这些设备可以捕捉到即使是它们最小的运动所产生的动能,然后利用这些能量为牧场提供动力。西南交通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奶牛的脚踝和脖子上安装了小型传感装置,以回收动物的动能,并将其储存在超级电容器或照明设备中

0评论2022-12-02765

中国和新西兰科学家抵达克马德克海沟最深处 - Chinese, New Zealand scientists reach deepest point in Kermadec Trench
周日,来自美国国家水与大气研究所(NIWA)的新西兰海洋生物学家Kareen Schnabel博士多次用“难以置信”来描述她与中国同行和人类占领车辆芬杜哲(HOV)在前往海洋最深处的一个地区探险后的独特经历。施纳贝尔和来自中国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IDSSE)的潜水器驾驶员邓玉清和袁欣共同成功下潜

0评论2022-11-28873

« 上一页 2/6 下一页 »